在单位里-人到底是怎么废掉的?

图片[1]-从《遥远的救世主》看职场主动性:走出困境,创造机会

很多读者朋友都知道,我喜欢《遥远的救世主》这本书。其中一个原因是,在书中的王庙村村民和叶冯刘三人的故事里,我看到了许多隐藏的工作真相。

他们常常选择依赖他人,最终因为不自力更生,未能翻身。这一现象在职场中也非常常见。

等:职场中的“提线木偶”

在刘润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一个常见的职场痛点场景:

领导安排任务给小高,过了两天,领导问进展如何,小高回答:“领导,您等一下,我得去问一下客户。”

一天后,小高又说项目被延期了,领导询问原因,小高答道:“我要再去问问。”

就这样,一周过去了,任务依旧没有进展。领导内心崩溃,直言:“你怎么不早说呢?我可以给你更多资源支持你。”

很多职场人士总是处于“等”的状态,等待指示、机会,最终在“等靠要”的心态中被浪费。

事实上,职场的价值是由主动创造的,而不是等待出来的。正如史蒂芬·柯维在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里提到的,“主动作为,而不是被动听命”。高效能者总是主动寻找解决方案,而低效能者则依赖他人的指示。

靠:依赖他人,难以成长

作家豆豆在《遥远的救世主》中说过,“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,靠父母、靠朋友、靠上帝,最终只有靠自己。”在职场上,依赖他人是阻碍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职场中,总有人依赖同事帮自己兜底,依赖老板为自己查漏补缺。这种“靠”的心态,使得个人无法承担起更多责任,也无法提升自身的价值。

举个例子,和菜头曾分享过他在航空公司工作时的经历:他发现有一个航班缺少天气报告,交代副班去落实报告时,副班一直找借口说打不通电话。最终,和菜头自己亲自打电话联系,解决了问题。

这告诉我们,越依赖别人,就越难以走得更远。而真正靠谱的员工,应该是能独立完成任务、解决问题的人。

要:先付出,再收获

《富爸爸,穷爸爸》作者罗伯特·清崎讲过一个“添柴”悖论:一个人不能只想着“我要什么”,而是要思考“公司、客户需要什么”。只有先付出,才能得到回报。

在一次健身房的经历中,我提出改善环境的建议,但前台员工却不以为然,最后辞职抱怨薪资低。这种心态很常见,很多人没有为公司贡献价值,却期待获得更多的回报。

实际上,工作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。只有通过付出,才能获得想要的回报。

不等、不靠:职场中的“自救”之道

《遥远的救世主》中的丁元英曾说:“我能做的只是给他们一个生存观念,唯一能救他们的是他们自己。”职场中的同事、领导和客户,都无法成为你的救世主,能拯救自己的人,只有自己。

不等、不靠,主动作为,才是打破职场困境的唯一出路。

------本页内容已结束,喜欢请分享------
🎁 点此加入本站VIP, 全站资源免费下载!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267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