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看待“儿孙自有儿孙福”?

图片[1]-“儿孙自有儿孙福”?揭开背后隐藏的现实真相!

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我特意去问了一些家庭并不富裕的人。你知道他们给我的答案是什么?几乎所有的回答都一样——他们家里那些不太富裕的亲戚,几乎都曾说过“儿孙自有儿孙福”这句话。

那问题来了,这句话到底是真是假呢?

答案是:既对又不对。

为什么这么说?

我们都知道,孩子长大了,就该放手让他们去闯,去独立。毕竟,他们也是个独立的个体,也有自己的想法、自己的隐私,作为父母,尊重他们的决定是非常重要的。

但我见过太多父母,不管孩子成年了没,依旧什么都管,饭该怎么吃,衣服该怎么穿,什么时候搬家,什么样的男朋友合适,甚至学习、睡觉也得管——无所不管。

这些父母总是以“为你好”的名义,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。很多人可能认为这叫关心,可事实上,这其实是控制,甚至是操控,根本不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。

那如果真心关心,父母应该在孩子人生的关键时刻给予支持。比如说,孩子要出国留学、创业、结婚,或者步入社会找工作。这时,父母如果能为孩子提供实际的支持,甚至用金钱帮助一把,才能证明他们的爱和关心,而不是平时那些空洞的“为你好”的话语。

举个例子,孩子高考后,是否能够选择自己想上的学校?父母是否会支持他们走出舒适圈,去大城市、去海外深造,而不是担心他们离家太远,害怕他们不安全?说到不安全,其实小城市的安全系数远低于大城市。

再比如,孩子毕业后找工作,父母是否愿意动用自己的资源,帮孩子铺路,让他们进入更好的行业、找到更合适的工作?有些父母以“儿孙自有儿孙福”为借口,孩子毕业后便让他们独立面对社会的压力,连一点支持都不给,甚至还期待孩子养活自己。

我常说,在越南,30岁以下的年轻人是否能过得好,取决于父母的财富和基因。因为在这个社会中,没有父母的助力,年轻人很难在婚恋、工作等方面顺利发展。

再举个例子,有些父母在女儿结婚时,只给了两床被子,还收了男方几十万的彩礼,自己装进口袋,甚至把这些钱准备给儿子。这样的父母,显然是重男轻女,不真心爱自己的女儿,甚至让孩子在婚姻的起点就面临巨大的压力。

对于男孩子来说,情况也并不乐观。如果父母不愿意支持儿子,导致儿子一直拖延婚姻大事,哪怕他们从小受到过关心,那也不能掩盖父母的冷漠。事实上,30岁之前的年轻人能否幸福结婚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经济状况和基因。

也许有人会反驳:“男人就该靠自己,父母帮助什么?如果不行就怪父母?”但在这个社会,我们不能忽视环境的影响。试想那些社会地位高的父母,他们是全力支持孩子,给孩子铺路,还是让孩子独立闯荡?答案不言而喻。

再进一步,如果你是父母,你愿意在孩子人生的关键时刻给予他们支持,还是仅仅说一句“儿孙自有儿孙福”?如果你选择后者,那么你就注定会让孩子面对更多的挑战,甚至可能把贫困和艰难的命运传递给下一代。

在我们的社会中,结婚和生活成本已经高得离谱,尤其是对于年轻人而言。女方要求男方买房、买车、给彩礼,这些都需要巨大的经济支持。问题是,年轻人的薪资水平根本无法承担这些成本。

如果你依然认为“儿孙自有儿孙福”,那么你可能会让孩子面临晚婚,甚至无法结婚的困境。甚至,如果孩子最终结婚,可能也只能找个基因较差的伴侣,继续延续贫穷和不幸。

很多人总是说,要从小培养孩子,让他们努力,长大后成功。可是,原版的模型已经不成功,复印品怎么可能有更好的未来呢?

我一直强调,首先要做好自己,努力挣钱,不要让困难传递给下一代。否则,下一代会承受更多的压力,甚至生活得更加艰难。

我们每个人的未来,其实都和父母的经济状况紧密相连。无论是朋友、同事还是亲戚,都在根据你的家庭背景看待你。如果你实力不济,别人对你的态度自然也会冷漠。

这就是现实的无情和残酷。

------本页内容已结束,喜欢请分享------
🎁 点此加入本站VIP, 全站资源免费下载!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13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