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开通公告
最新开通会员
不上班的底层逻辑

不上班的底层逻辑

我之前说过一个理论:从某种角度来说,很多年轻漂亮的女性,青春的价值差不多就是每年6万元。

比如,你在大城市开公司,想找一个漂亮的女前台,给她5000元/月的工资,那么你一定能找到很多优秀的应聘者,供你挑选。

然后,她就得在公司里像花瓶一样站着,或者像陀螺一样转8小时,还要提供情绪价值。

其实,这不光是对女人适用,很多男人也同样逃不掉这种命运,每个月拿几千块钱,把大好的青春卖了。

说实话,我觉得这简直是在浪费生命。

接下来有人可能会说:也哥,你这么说好轻松,要是我像富二代或者高材生那样,就不需要上班了。可我父母是普通工人,我智商也一般,哪里有资格挑工作呢?

这些话的本质就是“因果倒置”,把错误的想法合理化了。

你可以观察一下,那些不上班的群体(自由职业者、老板、创业者、投资人等),看看他们的出身和学历。

很多人之所以能摆脱上班族的身份,并不是因为他们家多有钱,也不是因为他们学历高,而是因为他们早就明白了上班这件事多么荒谬、无聊,根本没有意义。

这可能是基因的原因,也可能是成长环境的影响,总之他们注定不适合做“笼中鸟”。一旦他们意识到上班的荒谬,内心的潜力和能量就会激发出来,促使自己改变。

而很多人之所以会说“我不上班还能做什么”,就是因为他们从没真正意识到上班的无聊和荒谬。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他们也就没有办法找到别的路。

俗话说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一旦你有了“不想上班”的想法,你接触到的信息、认识的人、混的圈子都会不一样。

在这种内外环境的影响下,你改变的机会也会大大提高。

其实,出国也是一样的道理。

我经常告诉别人,不管你做什么工作,哪怕你只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你的收入肯定会提高,人生视野也会更开阔。

有些人可能会说:上海的现代化不比纽约差,新疆的雪山不比瑞士差,云南的风景也不比泰国差,为什么还要去国外旅游呢?

其实原因有两个:

第一,旅行最重要的不是看高楼大厦,也不是看自然景色,而是看人的表情、姿态以及他们对生命的态度。

举个例子,你不管去美国、瑞士,还是去泰国、非洲,你都会看到人们真诚的微笑和互相信任的态度,但你很少看到那些为了生存而拼命忙碌、满脸疲惫、心情压抑、冷漠而且互相提防的人。

第二,只有去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,你的大脑才会发生一些奇妙的变化。

当你到了一个新的国家,你对赚钱、对人生的理解就会不一样,这些新的理解和感悟会让你做出很多你之前无法想象的改变。

------本页内容已结束,喜欢请分享------
🎁 点此加入本站VIP, 全站资源免费下载!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271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