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开通公告
最新开通会员
迎接一个全民负债的时代

迎接一个全民负债的时代

新的消费贷款政策刚刚推出,许多朋友问我对此的看法。

我的看法很简单:别被这三个字忽悠了。

虽然利率下降,额度增加,还款期限延长,看起来这笔贷款非常诱人。

但本质上,它还是贷款。

贷款的本质是什么?

是提前透支你未来的购买力,用于现在消费。这笔钱看似是别人给的,实则是从未来的自己手里借来的。

虽然未来你不一定能赚到这么多,但现在我让你先花掉这些钱,帮助你从原本那个“不确定”的人,变成未来那个“确定”有多少债务的人。

通过提前释放你的潜力来拉动经济,经济看似火热,一片大好,完成这一目标后,你则要慢慢想办法收拾残局。这个过程中,其他人并不关心你如何应对。

此外,这笔钱也明确要求你消费——买家电、工业品、商品……反正必须花掉,不能留着,更不能用于创造什么。换句话说,目的就是让你背上行囊,承担债务,而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
因为你说消费,其实无论买什么东西,都不过是为了追求某种感觉和新鲜感。

现在,许多物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太快了,不管是房子、车子还是手机,几乎都像快消品一样,居住体验和价值都不再保值,快速老化。

你拿这么多的钱甚至贷款去购买这些“快消品”,真的有意义吗?

消费刺激经济增长,但它从来都不是个人的必需。

更准确地说,消费是有钱人的特权,只有那些手中有资金、有资产的人,才有资格在更新换代中毫不在乎。而不是那些没有足够经济基础、却贷款跟风的普通人。

如果你想买的东西价格超出了你的收入,那就说明这个东西不应该是你现在可以考虑的。

普通人的实际购买力是你当前收入的反映,真正的购买力是“现买现有”,而不是指能够承担分期付款的月供。如果你在考虑分期付款去购买,实际上你是在和未来的自己借钱。

虽然看似是别人给的贷款,但实际上,你将来要用自己的钱偿还,而且你未必能按时还清。

事情并不会像你预想的那样顺利。

未来,市场上不一定总是低利率、高额度的贷款,未来的情况很可能和现在没什么区别。你必须理解人性——人们追逐利益。一个政策的初衷可能是好的,但执行它的总是人,而不是机器。

机器会严格按计划执行,而人有自己的利益驱动。

举个例子,如果你在某个行业里做生意,政策出台要求整顿行业,指标明确,这时候你会甘心被政策束缚吗?当然不会,你会设法完成任务,并且不会让自己的生意受到影响。

为了完成指标,难免有些人需要承担代价,而这个代价往往不会落到自己身上。

低利率的贷款是否能落实?可以,但绝大多数人拿到的还是要承担较高利率的贷款,尤其是那些本来就需要贷款的人。市场上的低利率和大额度贷款,往往只是为了满足一些人的利润需求。

最终,贷款者可能还是会面临18-24%的利率。

真正需要资金的人,往往得不到支持。

创业需要资金,而这些资金你往往没有,必须借贷。这是不可避免的。无论你有多大的志向,如果没有资金支持,创业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
而资金方的决策标准与你的努力和抱负无关,他们看重的是稳定的流水、资产和收入,只有这些条件满足了,才会考虑放贷。

这其实很有趣,因为你为了满足这些条件,正拼命去打拼。而贷款方却要求你提前满足这些条件才能开始,这岂不是本末倒置?

所以,钱是个“墙头草”,谁有钱,它就跟谁。你最需要资金的时刻,恰恰是它远离你的时刻。

而当你取得一些成绩,银行开始给你大额贷款、低利率、长年限的优惠时,实际上,你已不再那么需要这些资金了。

当初你贷款时,借了多少24%利率的贷款,欠了多少人情,受了多少“吸血鬼”的剥削,没人关心。而正是这个阶段,才是你走向成功的关键时刻。

过去的困难和抗压,没人会在乎,但却是你成功背后的支撑。

这就是现实。

在宏观的政策与微观的个人经历之间,存在着不可言说的空洞,这些黑箱时刻,往往决定了很多事情。潜规则才是现实的真规则。

身处社会的底层,我们往往只能依靠自己去解决问题,不能指望发端者提供帮助或解决方案。

------本页内容已结束,喜欢请分享------
🎁 点此加入本站VIP, 全站资源免费下载!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97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