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有听到有人在讨论。
说实话,这问题让我想起2017年微信群淘客被封杀时,大家也以为淘客凉透了。
但后来社交电商崛起,闷声发财的人反而更多了。
今天要聊的公众号流量主矩阵2.0,就是这样一个被低估的赛道——
01、AI洗稿:伪原创的核心不是“伪”,而是“真需求”
比如你刷到小红书上一篇爆款笔记《月入5万的宝妈副业》,直接搬运到公众号?分分钟被判违规。
但用AI工具(如ChatGPT、DeepSeek)对原文进行“三明治式改写”:
这一套下来,文章原创度超70%,平台算法也识别不出,但用户看到的依然是干货。
有群友靠这招,把一篇小红书的“摆摊攻略”洗成《95后程序员夜市月入3万》,发在公众号上阅读量破10万,单篇广告收益600+。
他说:
02、小绿书搬运:美女图文是流量密码,但“合规”才是命门
微信“小绿书”(公众号图文模式)今年彻底火了,官方流量扶持大,但99%的人只盯着“AI美女图”搬运,结果账号活不过三天。
真正能长期赚钱的玩法,得满足两点:
①内容安全:用AI生成“素人感”美女(避免网红脸),背景选校园、职场等日常场景;
②软广植入:比如图中“不经意”露出某品牌水杯,文案写“加班必备,链接在评论区”。
圈内有个狠人,注册了20个公众号,每天发50篇AI生成的“职场穿搭”图文。
内容全是同一套模板:
标题:《月薪5千到3万,我的通勤穿搭小心机》
图片:AI生成OL风美女+办公室背景;
文案:300字讲穿搭技巧,末尾埋入“商务合作请加微信XXX”。
03、多账号协同:工作室靠人力,草根靠“工具”
“一个人怎么管10个号?光发文就累死了。”
这就是多数人误区——矩阵操作的核心不是“数量”,而是“自动化”。
①账号批量注册:用营业执照开通50个公众号(一个执照可绑50个号),成本不到1000元;
②内容云端同步:用“微小宝”“简媒”等工具,一键分发图文到所有账号;
③风险隔离:每个号绑定独立微信,避免连带封号。
A号发《职场穿搭》,文末推荐B号的《副业攻略》;
B号粉丝加到微信后,引导关注C号的“羊毛福利群”。
这一套下来,粉丝像滚雪球一样循环增长,广告收益自然翻倍。
04、规避违规:3条红线绝不能碰
想靠这玩法长期赚钱,必须牢记:
①别碰医疗、金融:这类广告单价高,但封号率90%;
②禁用“绝对化用词”:比如“最赚钱”“ 保证收益”,改成“亲测有效”“多数人反馈”;
③定期清理低质内容:每周删掉阅读量低于500的旧文,降低账号风险权重。
05、普通人入局,如何少走弯路?
①测试期:注册3个号,分别发“情感”“职场”“副业”内容,测试哪类流量更高;
②放大期:聚焦单一人设(如“搞钱XX”),用AI批量产出同类内容;
③变现期:接品牌广告+流量主收益。
这行拼的不是创意,而是执行力。
有人靠“
与其抱怨红利消失,不如用
暂无评论内容